當前,我國城鎮化步入中后期發展階段,城市建設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為復制推廣各地已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扎實有序推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發布《關于扎實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但也要看到,在這一過程中,城市發展積累了一些矛盾和問題,城市整體性、系統性、宜居性、包容性和生長性不足,一些大城市的“城市病”問題突出,不少城市老舊房屋和市政管線存在安全隱患,適應城市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城市更新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還未完全建立。
此次通知要求,堅持城市體檢先行,建立城市體檢機制,將城市體檢作為城市更新的前提;創新城市更新可持續實施模式,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推動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明確城市更新底線要求,堅持“留改拆”并舉,以保留利用提升為主,鼓勵小規模、漸進式有機更新和微改造,防止大拆大建。
近年來,我國著力加強頂層設計,明確底線要求,努力探索實施城市更新的方法路徑,取得了積極成效。2021年8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問題的通知》,提出嚴格控制大規模拆除、增建、搬遷,保留利用既有建筑,保持老城格局尺度,延續城市特色風貌。2021年1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決定在北京等21個城市(區)開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工作,為期2年,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的工作機制、實施模式、支持政策、技術方法和管理制度。
在推進城市更新的過程中,各地積極探索,建立城市更新統籌謀劃機制。北京成立城市更新專項小組,小組內設推動實施、規劃政策、資金支持3個工作專班,督促相關工作落實。遼寧等省市出臺省級城市更新條例。上海等城市將城市體檢和城市更新緊密銜接。
各地積極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可持續實施模式。合肥市探索片區更新“肥瘦搭配”模式,將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承載力與片區開發強度進行匹配,對收益率高低不同的項目進行搭配,反哺片區內安置房、學校、黨群中心等公益性項目建設。重慶市探索“政府+企業+居民”共同實施模式。成都市設立城市更新專項資金。蘇州市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城市更新。
此外,各地創新與城市更新相配套的支持政策,完善土地政策,優化審批流程。湖北省黃石市給予存量用地用途轉換過渡期政策;河北省唐山市分類制定簡化審批流程方案,采取打包審批、聯合審批、聯合驗收等方式簡化房屋建筑、市政基礎設施審批環節。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秦海翔介紹,城市更新行動是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美好生活空間的民生工程,也是穩增長、調結構、推改革的發展工程。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全國有571個城市實施城市更新項目6.5萬個,這些項目的實施對于完善城市功能、增進民生福祉、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要以城市體檢為基礎,查找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和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以城市更新為抓手,將城市體檢出的問題作為城市更新的重點,加快推進老舊小區和危舊房改造、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歷史建筑和歷史街區保護利用、城市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工作;以精細治理為保障,加強城市管理統籌協調,充分運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著力建立現代化城市治理新模式。(記者 亢舒)
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
選擇字體:[大-中-小] 發布時間:2023-07-07 10:21:21
各省、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直轄市住房城鄉建設(管)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城鄉建設局: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決策部署,我部組織試點城市先行先試,全國各地積極探索推進,城市更新工作取得顯著進展。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復制推廣各地已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扎實有序推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堅持城市體檢先行。建立城市體檢機制,將城市體檢作為城市更新的前提。指導城市建立由城市政府主導、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牽頭組織、各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統籌抓好城市體檢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劃細城市體檢單元,從住房到小區、社區、街區、城區,查找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堅持目標導向,以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等為目標,查找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堅持結果導向,把城市體檢發現的問題短板作為城市更新的重點,一體化推進城市體檢和城市更新工作。
二、發揮城市更新規劃統籌作用。依據城市體檢結果,編制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系統謀劃城市更新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實施措施,劃定城市更新單元,建立項目庫,明確項目實施計劃安排。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統籌推動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活力街區打造、城市生態修復、城市功能完善、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傳承、城市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等城市更新工作。
三、強化精細化城市設計引導。將城市設計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完善城市設計管理制度,明確對建筑、小區、社區、街區、城市不同尺度的設計要求,提出城市更新地塊建設改造的設計條件,組織編制城市更新重點項目設計方案,規范和引導城市更新項目實施。統籌建設工程規劃設計與質量安全管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優化適用于存量更新改造的建設工程審批管理程序和技術措施,構建建設工程設計、施工、驗收、運維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提升城市安全韌性和精細化治理水平。
四、創新城市更新可持續實施模式。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推動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加強存量資源統籌利用,鼓勵土地用途兼容、建筑功能混合,探索“主導功能、混合用地、大類為主、負面清單”更為靈活的存量用地利用方式和支持政策,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健全城市更新多元投融資機制,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提供合理信貸支持,創新市場化投融資模式,完善居民出資分擔機制,拓寬城市更新資金渠道。建立政府、企業、產權人、群眾等多主體參與機制,鼓勵企業依法合規盤活閑置低效存量資產,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探索運營前置和全流程一體化推進,將公眾參與貫穿于城市更新全過程,實現共建共治共享。鼓勵有立法權的地方出臺地方性法規,建立城市更新制度機制,完善土地、財政、投融資等政策體系,因地制宜制定或修訂地方標準規范。
五、明確城市更新底線要求。堅持“留改拆”并舉、以保留利用提升為主,鼓勵小規模、漸進式有機更新和微改造,防止大拆大建。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不隨意改老地名,不破壞老城區傳統格局和街巷肌理,不隨意遷移、拆除歷史建筑和具有保護價值的老建筑,同時也要防止脫管失修、修而不用、長期閑置。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不破壞地形地貌,不伐移老樹和有鄉土特點的現有樹木,不挖山填湖,不隨意改變或侵占河湖水系。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把安全發展理念貫穿城市更新工作各領域和全過程,加大城鎮危舊房屋改造和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力度,確保城市生命線安全,堅決守住安全底線。
各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切實履行城市更新工作牽頭部門職責,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統籌協調的組織機制,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省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加強對市(縣)城市更新工作的督促指導,及時總結經驗做法,研究破解難點問題。我部將加強工作指導和政策協調,及時總結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指導各地扎實推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