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0月22日電(記者周潤健)“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10月23日,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農歷九月初九緣何是重陽?其中蘊含著怎樣的“數字密碼”?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數字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重視數字含義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人造字以紀數,起于一,極于九”,而且在古老的陰陽觀念中,偶數代表陰,奇數代表陽,“九”是奇數中最大的陽數。在《周易》中就有“以陽爻為九”之說。
農歷九月初九這一天,月、日皆逢九,兩個最大的陽數重疊一起,故曰“重陽”,也叫“重九”,且“九”“久”諧音。魏文帝曹丕在《九日與鐘繇書》里說,“重九”系因“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時至今日,人們依然將“九”視為“天長日久”的象征。
據漢代劉歆所著《西京雜記》記載,當年的九月九日已有“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的習俗,秋菊傲霜,用以浸酒,可“輔體延年”。加之“久”“酒”亦為諧音,重陽飲菊花酒遂流傳至今。后又興起登高習俗,目的也是祈福添壽。
作為陽數之極,“九”又被稱“極陽”或“老陽”,這就與老人聯系起來。“九九”與“久久”諧音,寓意老人健康長壽。
很多人喜歡十全十美,“十”代表“滿”。“我們的前人非常注重把握事物的‘度’,‘滿招損,謙受益’‘月盈則虧,水滿則溢’,而‘九’恰好是在上升趨勢中的極點,是有限之極,可永存而不衰。”羅澍偉說。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順理成章地把重陽節同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結合起來,并賦予了重陽節新的內涵。
為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健康發展老齡事業,弘揚中華民族的尊老美德,2013年7月1日實施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今年10月23日是我國第十一個法定老年節。
羅澍偉表示,同重陽節一樣,我國很多傳統節日均為“重日”,如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等,古人曾賦予這些“重日”許多故事和內涵,某種意義上也是解讀中華傳統文化的“數字密碼”。
“博物館門票怎么預約?”“網購的東西不好怎么退貨?”……幫父母解決各種手機應用難題,已成為年輕人的日常必修課。
有網友分享今年中秋國慶假期與長輩的相處細節:“在爸媽眼里,我的高光時刻,就是幫他們處理好了各種手機問題”。
曾勸說我們少玩手機的父母,隨著互聯網逐漸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手機不離手”。但對于相當一部分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人來說,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數字化場景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
有的是真不會用。一些老人使用智能手機往往以社交通訊、娛樂為主,比如刷短視頻、視頻通話,卻不會用手機進行網上約車、預約掛號、生活繳費……
有的是真不敢用。屢屢爆出的網絡詐騙等新聞,讓部分老年人產生顧慮,對智能生活打怵,怕一個用不好,“出錯了”“被騙了”。
有的是真不愿用。一些智能設備功能復雜,老人專用App少,部分適老化改造也徒有其表,關不上的彈窗、拒絕不了的推送、無處不在的廣告……年輕人用著都覺得頭大,難怪老年人吐槽“太麻煩了”。
數字化的“快捷”遇到老年人的“慢熱”,生出種種“不適應”。消弭這種“不適應”,需要一場“適老化”的雙向奔赴。
老年人數字生活走得慢,我們不妨等一等。
多點耐心和包容消弭數字鴻溝。“笨辦法”最管用,一個簡單的操作,教四五遍不會,就多幾次循環,少些不耐煩。不能常陪在父母身邊,那就用點巧思。幾年前有則新聞,令人印象深刻,外婆不會用微信,女孩用10個小時制作手繪本“微信使用說明書”,十分暖心。
技術上給老人們多點關懷。針對老年人吐槽的“麻煩”,多做減法,去掉App中套路繁多的廣告植入、徒有其表的界面設置、無實際效果的操作步驟等;針對老人容易受騙等問題,多做加法,增加雜亂信息攔截功能等,讓“適老化”真的“適老”。
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上更細致些。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務大廳專設了老年人服務通道,醫院為老年人特設了老年專號,電信企業專門針對老年人群體上線了“一鍵呼入人工客服”功能,一些媒體設置“老人喜愛的內容”專欄等,這些適老措施應盡快在各地推廣開,讓更多老人在數字世界里更加從容、安心。
以上都做到了,老年人會感到而且相信自己“能行”。
事實上,不少老年人在網上玩得風生水起。通過變裝引發國風潮流的“時尚奶奶團”、分享日常搞笑生活的“我是田姥姥”、教做家常美食的“川味鹽太婆”、直播間里教人識字的“拼音奶奶”……經過歲月沉淀,他們將快樂充實的日常生活,優雅、智慧、豐富的人生經驗帶進社交平臺,愉悅自己的同時,給萬千網友鼓舞和感動。
我們欣喜于越來越多老年人“觸網”,但也要看到,隨著老年人深度參與數字生活,互聯網“適老化”不是已經完成,而是剛剛開始。
老年人的數字困境需要被看到、被理解,白發、皺紋里的人生智慧,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這個放大鏡、傳播器被看到、被認可。(新華網記者 李潔瓊)
最近,不少網友反映,家里的老人收到不明快遞寄送的蟹卡,等嘗試掃碼領取螃蟹時,卻發現背后是騙子的圈套。
近年來,這種利用數字技術設下的騙局層出不窮,隨著老年人觸網程度越深,針對他們的精準圍獵套路也越來越多。
為了“坑”老,騙子們打出了“三張牌”。
一是“情感牌”。有的主播利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在直播間里扮演孝子孝女形象,對老年人關懷備至,甚至演“苦情戲”,比如自己的身世如何可憐、父母如何辛苦。不少老年人被感動,心甘情愿地掏腰包,“主播說啥都信”。
二是“焦慮牌”。一些騙子瞄準老年人的健康需求,通過免費送小禮品、搞義診、辦講座等方式,推銷所謂“祖傳秘方”“特效保健品”,誘騙老年人購買投資,隨后卷款跑路。這類騙局并不新鮮,但依附于互聯網無孔不入的滲入,老年人極易中招。
三是“技術牌”。有些不法分子鉆了老年人對互聯網技術不甚了解的空子,利用頭像、個性簽名等,制作“高仿號”假冒公檢法人員、親朋好友,誘騙老年人點擊不明鏈接、按要求操作等。有的老年人很難辨認真假,最終陷入騙局。
騙子的“三張牌”,要么定向迎合老年人的需求,要么精確瞄準老年人的知識盲點,可謂處心積慮、套路滿滿。應對這“三張牌”,幫老年人避開數字陷阱,要懷揣“三顆心”。
關心多一點。部分老年人退休后生活圈子變小,子女忙于工作溝通少,因此沉迷于刷短視頻看直播,在網上尋找歸屬感,對主播產生依賴感。作為子女,要在父母身上多花點時間,多傾聽、多了解他們的情感需求。全社會應引導老年人多與家人、朋友交流,避免孤獨和失落感;不僅關注他們的日常生活,還要關注他們的精神情感需求,提供更多的關愛。
耐心多一點。針對父母防詐意識和技術知識的欠缺,子女要用耐下心來、細之又細的溝通和交流,反復給他們講數字應用的知識、安全上網的知識、手機操作的知識,讓他們學會避開“坑”,更加安全地跟上時代、用好技術。全社會應多一些專門針對老年人的反詐技能宣傳,多一些適老化改造,讓他們瀏覽新聞更輕松,線上購物更簡單。
責任心多一點。幫老年人避開數字陷阱,既是為人子女的義務本分,也是這個社會應有的人道關懷。防范意識不可無,關愛關心不可少,但依法重拳打擊更不能缺。同時,面對詐騙手段不斷升級,相應的技術手段更新速度也要加快,堅持關口前移,把預防措施做在前面;要維護清朗的網絡環境,暢通老年人的消費維權渠道。
“反詐網”織得密一些,網絡詐騙施展空間就小一些,老年人的受騙風險就低一些。他們更舒心,我們更安心。(新華網記者 馬若虎)
做著飯還要看手機直播、凌晨不睡覺刷短視頻、控制不住網購化身“剁手黨”、在直播間看節目應援打賞……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假期,一些難得回趟家看望父母的網友驚嘆,父母成了“網癮老年”。
有網友吐槽,現在角色反過來了,以前父母總叮囑自己“少玩手機,不要沉迷”,如今換作自己敦促父母“放下手機,早點睡覺”。還有網友為了父母健康將手機設成青少年模式,不料卻引發家庭矛盾。
全民深度觸網時代,“網癮”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形容詞。數據顯示,近年來,60歲及以上網民占比快速上升,截至2022年12月,老年網民規模達1.53億,不少老年人日均上網時長超過4小時乃至6小時。
隨著互聯網適老化改造不斷推進,不少老年人前腳剛越過“數字鴻溝”,后腳便陷入“數字沉迷”。
比如,不久前,被稱為“中老年飯圈頂流”的網紅主播“秀才”塌房,人們驚訝地發現,他的粉絲中老年人占比高達80%。他們把“秀才”看成“云陪伴”的親人或朋友,在評論區倒苦水、話家常、瘋狂表白,不僅將其視為精神寄托,還把情感投射轉化為金錢打投。
老年人何以“網癮”?“孤獨”也許是重要原因。“空巢老人”日益增多,與子女缺乏交流,對飛快變化地外部世界的不適應,讓老年人往往有著更加強烈的、不被需要的孤獨感。人在網絡,其實是在對抗孤獨,尋求“歸屬感”。
但“網癮老年”的背后,并非全是孤獨,也有老年人對新興事物的好奇和探索。
他們曾是網絡世界的“邊緣人”,互聯網給了他們看世界的機會。社交溝通、學習新技能、知曉新聞時事……通過手機網絡,他們獲得一種全新的生活體驗。一位退休多年的老人說,“在網上通過各類小視頻,我學會了收納、修理、種花,生活別提多充實了!”
所以,對于“網癮老年”問題,也需一分為二來看。解決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簡單粗暴的戒斷,而應關注到其背后真正的需求。
讓親情成為最好的“解藥”。于年輕人而言,既要尊重父母輩在網絡空間里的探索,更要主動去傾聽他們的心聲,多一些陪伴和關心。
讓優質網絡內容成為一劑“良藥”。網絡內容雖多,但質量參差不齊,假新聞、毒雞湯、養生偽科學等粗制濫造內容大行其道,侵蝕著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平臺應當從關愛老人角度出發,提供適老的、健康優質的內容,提高其精神生活質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讓老年人健康觸網,仍需社會、家庭、個體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真正關注、理解他們的需求,才能幫助他們走出成癮的那張“網”。
這,也是我們為老人家們提供的網上“保健藥”。(新華網記者 王志艷)